研究人員今天表示,蚊子幼蟲孑孓會吞食塑膠製品破裂後形成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進而在食物鏈內傳遞,此觀察發現可能揭露這類汙染粒子破壞環境的新途徑。
微塑膠是從合成纖維衣物、汽車輪胎和隱形眼鏡等人造塑膠製品剝離脫落的微小塑膠碎片,充斥全球許多海域。
微塑膠不但難以靠肉眼發現,也很難集中清除。這類粒子不但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危害,據信也會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因為它可以穿梭於食物鏈,也會汙染飲水供應。
英國瑞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率先證明,微塑膠可能透過蚊子和其他飛行昆蟲,從空中進入人類生態系。
研究團隊觀察發現,孑孓會吞食類似一般美妝產品所使用塑膠微粒的微小塑膠粒。接著研究研人員追蹤觀察孑孓的整個生命週期。
研究人員發現,被吞食的微粒中,許多會隨著孑孓的成長,轉移到成蚊體內;這代表若有任何生物在野外吃下這些會飛的蚊子,也會跟著吃進微小塑膠粒。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瑞丁大學生物科學家賈拉漢(Amanda Callaghan)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項發現的)重要性是此現象可能相當普遍。」
「我們只挑選蚊子作為樣本進行觀察,不過還有許多昆蟲活在水裡,生命週期也和孑孓一樣,會吞食水裡的東西,然後變成成蟲。」
眾所周知會補食這類昆蟲的動物包括數種鳥類、蝙蝠和蜘蛛,全是會被其他動物獵食的目標。
賈拉漢表示:「這基本上是先前未想到的另一個汙染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