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過去一整年戰雲密佈,卻因平昌冬季奧運會露出和平曙光。美國和南韓學者分析,北韓毫不吝惜向南韓伸出橄欖枝,包括邀請南韓總統文在寅出訪北韓等,實際上有其外交盤算,南韓不會冒著疏遠美國的風險與北韓親近;兩韓目前看似互動熱絡,但和平之路仍荊棘滿佈。
【綜合報導】朝鮮半島過去一整年戰雲密佈,卻因平昌冬季奧運會露出和平曙光。美國和南韓學者分析,北韓毫不吝惜向南韓伸出橄欖枝,包括邀請南韓總統文在寅出訪北韓等,實際上有其外交盤算,南韓不會冒著疏遠美國的風險與北韓親近;兩韓目前看似互動熱絡,但和平之路仍荊棘滿佈。
平昌冬奧的焦點,幾乎全落在北韓高規格參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金與正,十日代兄邀請南韓總統文在寅訪問北韓,更被視為兩韓破冰的轉捩點,但文在寅僅回以必須先「創造條件」。南韓釜山大學政治學教授凱利(Robert Kelly)分析,北韓的邀訪,「讓文在寅左右為難」,一旦應允,可能導致協防南韓的美國不悅;但若拒絕,兩韓恢復政治對話的機會更加渺茫。
凱利指出,北韓的目的在於讓已有嫌隙的美韓漸行漸遠,但他認為華府與首爾當局不會放任兩國同盟關係生變,因為美韓關係過去也時有興衰,其中不乏比此次「(北韓)口紅外交、魅力攻勢」更嚴峻的情況;況且,文在寅雖崇尚自由開明,但他「不是傻瓜、也不是賣國賊」,不會因為兩韓聯隊摘下奧運獎牌,或受邀訪問平壤,就輕易受到擺佈。
事實上,南韓前任總統金大中和盧武鉉,分別在任內與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會晤,兩韓也時常共同參與高層級文化和體育活動,但這些努力都無法促使北韓暫緩核武計畫。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安全與國際外交教授席拉庫薩(Joseph Siracusa)表示,北韓參加冬奧「沒什麼損失」,唯一任務就是「保持正常」,只要能做到這點,平壤當局即為「外交勝利」。
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麥斯威爾(David Maxwell)則說,北韓非常擅長「不勞而獲」,藉由此次冬奧契機,北韓「不必有所放棄,就可贏取外界認可,並獲得其所需的資源」。正因如此,眾多分析一致認為,兩韓當前和平態勢其實相當脆弱,難以為繼;在平昌冬奧和三月中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帕運)結束,以及美韓聯合軍事演習恢復後,兩韓關係可能就會回歸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