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熊維羆 2023.11.23
大腸直腸肛門疾患簡介 痔瘡—病理·流行病學·症狀2
續前文
5. 肛門瘙癢
因分泌物或脫出痔核的刺激,會使肛門周圍潮濕不潔,進而發生濕疹和瘙癢。瘙癢有時是由於內痔脫出因發射作用而引起的。
6. 內痔發作
內痔平時症狀輕微,無大痛苦,如有便秘或腹瀉,或過於勞累,就會忽然加重,稱為內痔發作。 在內痔發作時,痔核突然腫脹、突出、灼熱,疼痛,有搏動及異物填塞的感覺。 因受乾燥糞便的擠壓,易破潰出血,里急后重。 發作持續3-5天,如治療得法,腫脹逐漸消散,血栓被吸收,痔核變軟縮小。 有時腫脹不見消散,由於感染、化膿、潰爛或因血迴圈受阻,痔核也可發生壞死。
肛腸專家提醒: 肛腸疾病是不能自行痊愈的,如果您出現大便帶血,肛門瘙癢,腫物脫出,便後肛門疼痛等現象,應該及時到大腸直腸外科診所,做肛腸鏡檢查。在確診病情的情況下,即刻治療,以免反復發作,加重病情。
外痔的主要症狀
外痔是痔瘡的其中一種,痔瘡有內痔,外痔,混合痔三種,外痔位於齒線以下,是由痔外靜脈叢曲張或肛緣皺襞皮膚發炎、肥大、結締組織增生或血栓瘀滯而形成的腫塊。外痔在痔瘡中是最為常見的,外痔表面蓋以皮膚,可以看見,不能送入肛內,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癥狀。臨床常分為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那麼,外痔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外痔的症狀以痔核脫出,墜脹疼痛,瘙癢為主。外痔根據其病理特點不同,又可分靜脈曲張性、結締組織性、血栓性及炎性四種。其中以炎性外痔最多見,主要表現為肛緣皮膚皺襞突起,紅腫熱痛、水腫、充血明顯,有壓痛,排便時疼痛加重,並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適和發熱。
另外,外痔位於齒狀線以下,以疼痛,腫塊為主要症狀,肛門周圍長有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皮贅。
得了外痔,應及時到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進行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造成不必要的後果。
混合痔的主要症狀
上述的症狀都可能出現。混合痔以發生於肛門同一方位齒線上下,靜脈曲張形成團塊,內外相連、無明顯分界為主要表現的痔病類疾病。 混合痔是直腸上下靜脈叢共同曲張的靜脈團塊。痔內、外靜脈叢曲張、擴大,相互溝通吻合,括約肌間溝消失,使內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體者稱為混合痔。
內痔的初期排便時會流血,是因為較硬的糞便磨破腫脹內痔的表面,而所產生的。 有時在排便時就會流血,但有候在排便後才會流血。 有時量小,僅在衛生紙上有血。 嚴重時噴出血液來而把馬桶染紅,使患者大為緊張。 但是隔天排便,卻沒有再產生這種情況,患者自身完全沒有疼痛感,因此認為便秘、排便費力等出血,買些軟便藥或木瓜、香蕉等水果吃,也許就沒有事了。
所以大部份的患者都會置之不理,一拖再拖,直到最後排便後,用衛生紙擦屁股時,才發現痔卡在肛門口的情形,此時患者仍不會覺得有疼痛感,且脫出來的痔也會 自然縮回到肛門內,恢復正常。 患者僅有肛門下墜感等不適,這種情形稱為內痔第二期。雖然痔已經到這種程度,可是大部份患者認為出血量減少,脫出來的痔有能自然縮回就不會積極的去治療,依然很忙碌的工作,而排便時脫出肛門的痔越來越大,就必須用手把它塞回去,或臥床休息後才能恢復原狀,日子一久,就會變成用手壓進去之後很快再脫出來。 最後變成痔隨時都會脫出來。 痔因經常與內褲磨擦而引起發炎或流血。 同時脫出的痔常會流出大量黏液使肛門四週常潮濕不潔,發生濕疹和搔癢,導致引發肛門濕疹和肛門週邊炎。 到了內痔第三期。 脫出肛門的內痔,有時會被肛門的括約肌夾住,而進退不得,結果造成從動脈流進來的血,不斷的流入,但是流出的靜脈血被堵住,使得內痔腫脹,且呈現紫色帶來激烈的疼痛而動彈不得。 此這種情形稱內痔的第四期或稱為嵌頓痔。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