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11月29日(週五),立陶宛外交部宣佈,中國駐立陶宛使館的3名外交人員為“不受歡迎人士”。立陶宛已照會中國外交部,要求這些人員一個星期之內離境。
立陶宛外交部新聞稿指出,此驅逐決定是根據相關機構提供的資料,認定這3名人員的行為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國際法以及立陶宛法律,但並未說明確切事由。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莫圖紮斯說,這是正常外交程式,中方未涉間諜行為。
“不受歡迎的人士”是國際外交術語,指禁止進入或留在這個國家的外國人。對於受外交豁免保護的外交人員,宣佈其為“不受歡迎的人士”是最嚴厲的制裁措施。
雖然上述聲明沒有提及中方人員涉及何種行為的細節,但法新社、路透社等國際媒體分析認為,該事件與不斷惡化的中國與立陶宛外交有關,也包含近期中國船隻切斷瑞典和立陶宛的海底電纜。
自2021年立陶宛允許臺灣在該國設立事實上的大使館以來,中國已經降級了與立陶宛的關係,中方還敦促本國企業切斷與這個擁有290萬人口的波羅的海國家的聯繫。今年3月,立陶宛反間諜機構負責人表示,由於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支援臺灣,不能排除中國幹涉今年選舉的可能性。
11月17日至18日期間,位於波羅的海瑞典領海的兩條海底光纖通信電纜於遭到破壞,相關航海資料顯示,一艘懸掛中國國旗的散貨輪“伊鵬3號”在電纜被切斷的時間點前後航經電纜所在位置。兩條被破壞電纜分別連接芬蘭和德國,瑞典和立陶宛。
一個多星期以來,“伊鵬3號”被迫停泊在了波羅的海上,受到歐洲國家海軍和海岸警衛隊船隻的包圍和監視。目前一個由芬蘭、瑞典和立陶宛組成的特別工作組正試圖厘清這艘中方船隻的船員是否故意通過在海底拖拽船錨切斷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