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1月11日開始,中國開始施行“便利外籍人員來華5項措施”,其中包括擴展“落地簽”的適用範圍,讓其覆蓋“絕大多數有緊急來華需求的外籍人員”。外媒普遍認為,中國此時推出便利外籍人員來華的新政,是為了提振疲軟的經濟。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1月11日(週四)公佈了“便利外籍人員來華5項措施”。分別為:
一、放寬來華外籍人員申辦口岸簽證條件。
二、外籍人員在北京首都機場等9個樞紐空港口岸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查驗手續。
三、在華外籍人員可就近辦理簽證延期換發補發。
四、在華外籍人員需多次出入境可申辦再入境簽證。
五、簡化在華外籍人員簽證證件申辦材料。
其中第一條“放寬來華外籍人員申辦口岸簽證條件”受到了不少關注。因為“口岸簽證”就是俗稱的“落地簽”。一些媒體直接以“外籍人士入境可落地簽”為題進行報導。不過這條詳細內容指出,針對的是“急需來華從事商貿合作、訪問交流、投資創業、探望親屬及處理私人事務等非外交、公務活動的外籍人員,來不及在境外辦妥簽證的,可憑邀請函件等相關證明材料向口岸簽證機關申辦口岸簽證入境”。而且實際上,早在2023年8月,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就推出了“為外籍商貿人員提供口岸簽證便利”的一些措施,這次是將“落地簽”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放寬。
第五條“簡化在華外籍人員簽證證件申辦材料”也被多媒體提及。這條的詳細內容指出:“外籍人員申辦簽證證件時,對於通過資訊共用可查詢到本人住宿登記記錄、企業營業執照等資訊的,可免予查驗相關紙質證明材料;在華外籍人員辦理親屬短期探親團聚類簽證的,可以邀請人親屬關係聲明替代親屬關係證明。”這就免去了辦理親屬關係證明及相關認證的繁複手續,只需邀請人確認親屬關係即可。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方面也表示,隨著資訊科技在移民管理領域的深化應用,未來還將進一步精簡辦證材料、優化辦證流程。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1月11日舉行了新聞發佈會,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長劉海濤、外國人管理司司長毛旭、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池景陽介紹了“便利外籍人員來華5項措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劉海濤表示,這次上述新政出臺主要有3點考慮:“一是中國始終致力於推進經濟全球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以更好惠及各國人民。為適應當前國際經貿活動高效、快捷交流交往,特別是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發展趨勢。二是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進一步擴大高水準開放作出明確部署。三是針對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以來外籍人員來華逐步增多,同時部分外籍人員反映來華管道還不是太順暢、辦理簽證不太便利的有關問題,移民管理機構協同相關主管部門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遊中存在的卡點堵點,暢通人員往來,更好地促進全球經濟復蘇。”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外國人管理司司長毛旭也在答記者問環節說,自2023年8月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了為急需來華外籍商貿人員提供口岸簽證便利措施以來,“全國口岸簽證機關簽發商貿簽證量同比增長166%,受到廣大外籍人員、外資企業的好評和歡迎。這次推出的放寬外籍人員申辦口岸簽證條件,主要是將口岸簽證條件進一步擴展到急需來華訪問交流、投資創業、探望親屬及處理私人事務等非外交、公務活動的外籍人員,基本上覆蓋到了絕大多數有緊急來華需求的外籍人員”。
新冠疫情後,赴華的外籍旅客數量明顯減少。這一情況在中國重新開放邊境後也沒有立即改觀。美媒《華爾街日報》在2023年8月報導稱,2023年上半年赴華的國際旅客寥寥無幾,“這是中國與西方漸行漸遠的又一跡象,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在過去數月裡,中國推出了一系列方便外國人來華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從12月1日起對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國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
據毛旭介紹,該免簽政策試行以來,截至今年1月9日,“上述6國免簽入境人員共計14.7萬人次,呈現出整體上升趨勢,其中1月8日免簽入境4300餘人次,較2023年12月1日增長1倍多,觀光休閒遊客占到七成”。
另外,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池景陽也介紹了2023年中國入境人次(2.1億人次),指出已經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62.9%,稱“隨著全球經貿發展,國際航線航班有序恢復,跨境人員流動逐步活躍,預計2024年入境人數將會持續增長”。
池景陽也指出,“今年元旦假期的日均出入境人數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