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5月3日,美國交通部發佈新通知,稱允許中國航司每週運營12個中美往返定期航班,涉及的中國航司有國航、首都航、東航、南航、海航、川航以及廈航,該通知即刻生效。
這意味著,中國航司和美國航司運營的中美往返航班數量將實現對等,達到每週24班(1個往返計算為1班),上一次中國航司增加美國航班是2020年8月。
此次美國交通部發佈的通知中指出,中國民航局取消相關限制是期待已久的積極舉措。美國交通部認為,平衡和漸進的重新開放最符合公眾利益,以確保中美航空運輸市場的有序正常化以及總體航空關係受到協議的約束,美國交通部將繼續評估,為航空公司提供公平、具有競爭性的運營環境,並提供協議所要求的“兩國間權利和利益的合理平衡”。
美國交通部還在通知中稱,其目標是改善環境,使雙方航空公司能夠充分行使其雙邊權利,保持兩國航司之間的競爭平衡和公平機會。在中美航班恢復方面,希望與中國民航局保持持續和富有成效的對話,以逐步、更廣泛地重新開放美中航空服務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國交通部的發佈通知中,中方承運航司也從原來的國航、東航、南航、廈航4家航司外,新增了首都航空、海南航空、四川航空3家,上述檔適用的中國航司目前共計達到7家。
據瞭解,美國承運航司方面,目前共有美聯航、達美航空、美國航空3家航司執飛。
根據協力廠商出行資料APP“航班管家”資料顯示,2019年期間,中美往返航班曾達到每週超300班(1個往返算計算為2班)。今年4月,中美航司執飛的中美往返航班每週航班量平均在40班上下(1個往返計算為2班)。
過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中美航班大範圍削減。2020年年初,美聯航、達美航空、美國航空等美國主要航司先後停飛所有中國客運航班。2020年3月26日,中國民航局開始實施國際客運航班“五個一”政策,只保留少量中美航班的運營。2020年6月16日,美國暫停所有中國航空公司的中美定期客運航班服務。
此後,中美航班一直處於逐步增班的階段。中外航司執飛的中美往返航班從每週4班增至每週8班;2020年8月18日,又達到每週16班,中國和美國承運航司每週執飛的中美往返定期航班分別為8班。2020年11月起,美國航司每週額外增加運營兩個航班(達拉斯-上海),使得美方航司每週可運營的中美航班數量達到10班。
自2023年1月8日起,中外航司可以根據協定恢復國際客運航班,同時取消對國際客運航班數量和客座率的臨時限制。此後,美國航司於今年3月起,每週額外增加運營兩個航班(達拉斯-上海),使得美方航司每週可運營的中美往返航班數量達到12個。
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是美國對中國做出的一個小小的讓步。
當前,中國的國際客運航班保持穩步增加。在4月18日舉行的民航局發佈會上,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徐青介紹,民航局自1月8日起受理中外航空公司恢復和增加國際客運航班的申請以來,國際客運航班保持穩步增加,特別是2023年夏秋航季換季進一步帶動了國際航班加速恢復。下一步,民航局將繼續及時審批中外航空公司新增和恢復國際航班申請,協助推進解決航空公司恢復國際航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保障國際客運航班平穩有序恢復。
由於中美航線航班量恢復並不理想,機票普遍緊俏,價格一直處於高位,美國單程回國機票含稅價近萬元。
3月屬於淡季,疫情前中美直飛航班往返最低3、4千元就能買到,而2020年至2021年疫情高峰期中美經濟艙價格均價超萬元,期間3、4月中國至洛杉磯3萬多元的全價經濟艙都一票難搶。而目前,中美航線航班恢復仍不多,運力上不去也使得票價居高不下。
對於中美航班票價的發展趨勢,美國達美航空(DAL)中國區總裁黃康於今年1月下旬向記者表示,航司其實是根據需求和航班量來制定最終的票價,如果需求不夠,票價也不可能那麼高。前兩年受很多因素影響,航班量很少,現在環境有所變化,至於2023年會如何變化,很多不確定性因素都會影響到最後的需求量,以及實際運營的航班量。
航班票價反映了供需平衡,若想票價恢復正常,勢必需要供給跟上需求。疫情以來,中美直飛航班的增減一直遵循對等原則,在對等原則下兩國航司的航班數量保持一致,而未來,中美航班的增班首先看的是中美雙方航權的談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