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當地時間7日,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等機構發佈2023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前三名為瑞士、新加坡和美國。在發達國家中,歐洲國家繼續主導GTCI的前25名,17個國家上榜,日本首次跌出前25名,韓國則排名第 24名。
GTCI還顯示,大型新興經濟體在過去十年中取得顯著進步,中國已從人才輸送者轉變為人才優勢者。印尼是過去十年人才競爭力進步最大的國家之一,墨西哥從人才落後者轉變為人才推動者,巴西也取得了進步。
此次INSEAD、笛卡爾未來研究所和新加坡人力資本領導力研究所合作推出的第10版GTCI指數涵蓋了全球134個國家和地區的所有收入群體。
GTCI顯示,今年位元列前十的國家一次還有丹麥、荷蘭、芬蘭、挪威、澳大利亞、瑞典和英國。回顧過去十年,一個顯著特點是前十名的國家基本保持不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排名前十的國家中有八個在2013年該指數推出時就位列前十。
中國在GTCI上排在第40位元,該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過去十年中取得進步,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培養人才的能力,中國在教育分支柱中的表現出色(第 9位),擁有世界一流大學,以及廣泛的終身學習機會和公司內部培訓。
過往10年,GTCI綜述了在此期間出現的六大趨勢。第一,各國之間人才不平等現象依然嚴重,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全球人才競爭格局充滿不平等。較貧窮的經濟體在人才方面的表現不如較富裕的經濟體。儘管印度和中國等一些新興經濟體取得了重大進展,但財富和人才的相關性仍然很強。第二,社會內部的人才不平等現象也根深蒂固:儘管在縮小性別差距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女性仍然面臨薪酬不平等和職業發展有限的問題。人工智慧和新的工作實踐正在改變工作格局,影響非熟練工人和高技能工人。
第三,疫情改變了全球人才格局。在疫情期間,國家和組織的人才戰略面臨著適應急劇變化的教育、工作和活動環境的挑戰。工作格局和模式將進一步轉型。對於人才來說,“生活品質”越來越重要,而且這種趨勢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加速。
第四,城市和地區在人才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五,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阻礙了人才迴圈:儘管國際旅行已經恢復,但持續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繼續阻礙直接面對面合作並限制人才交叉培養。
第六,新一代正在重塑工作世界。越來越多的新一代,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代,並不一定優先考慮高需求的技能,他們更重視尋找有意義的工作,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或者渴望更健康地工作與生活平衡。零工和短期合同也已成為越來越多工人的新常態。
INSEAD傑出研究員、笛卡爾未來研究所創始人Bruno Lanvin表示:“人才競爭將成為下一個全球化時代的支柱之一。減少世界不平等、讓地球更加可持續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培養、吸引和培養合適人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