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十二月份製造、服務指數雙跌。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的採購經理指數在去年十二月份出現雙跌。中國經濟狀況持續下滑。
(綜合報導)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導,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7.0%,比上月下降1.0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生產經營景氣水準較上月有所回落。
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8.3%、46.4%和44.7%,比上月下降0.8、1.7和0.9個百分點,均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44.6%,比上月下降3.2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生產繼續回落;新訂單指數為43.9%,比上月下降2.5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持續減少。
此外,非製造業PMI為41.6%,大跌5.1個百分點,也是2020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準。該項指數呈現營建和服務業狀況。
中國製造業、服務業進出口均衰退,四季度恐負成長。除了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外,中國進出口從10月起微幅下滑,到11月擴大跌幅,出口年減8.7%、進口年減達1成(10.6%)。中國第四季度經濟成長率不容樂觀。
整體而言,中國第四季成長率只會偏低,至於低到多少仍無法估算。第四季GDP要把全年的GDP拉高是不可能的事, 全年5.5%很早就設定,但下半年急轉直下,顯然不可能達標。
中國第四季度疫情爆發,特別是無序放開動態清零管制,大量工廠停產。中國GDP第三季度是3.9%,第四季度只會更糟,甚至可能是負增長。
從工業增長到進出口,以及民間消費數字不是極低就是負向。
中國國務院在今年3月初預期GDP增長5.5%左右,國際貨幣基金(IMF)在今年10月則將中國GDP增長預期下修為3.2%。
相比經濟學家,中國官方則要樂觀得多。中國駐法大使館官網1日刊出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歐洲時報》專訪表示,就在西方“被動防疫、主動躺平”之時,中國以舉國之力答好“閉卷試題”。盧沙野说,三年來中國積極應對全球五波疫情衝擊,用心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經濟年均增長4.5%左右,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準,持續引領世界經濟企穩復蘇。”專訪中,盧沙野未談及2022經濟下行的情况,而是以三年經濟平均增長4.5%宣傳中國經濟優於世界的表現。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中國GDP 要達到三年平均4.5%,第四季度必須8.9%左右才有可能達標,這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