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疫情趨緩,陸股7月以來出現多頭噴出行情,其中滬指累計漲幅高達15.5%。不過,中國投資人對這波行情雖然心動,但也認為在經濟前景不明及缺乏基本面下,行情能否持久不無疑問。
【綜合報導】中國國內疫情趨緩,陸股7月以來出現多頭噴出行情,其中滬指累計漲幅高達15.5%。不過,中國投資人對這波行情雖然心動,但也認為在經濟前景不明及缺乏基本面下,行情能否持久不無疑問。
近來重新投入市場的中國投資人,對這波不到2週的行情,看法分歧。其中法人及多數人的看法是,官方為提振經濟,資金政策傾向寬鬆,市場游資因此增加,自然能墊高行情。
由於港股7月以來也出現噴出行情,因此也有網友將這波行情與「港區國安法」作連結,在中國投資圈及網路上引起討論。
這一論調認為,中國中央制定「港區國安法」,加上先前武漢肺炎疫情究責的氣氛,中國在國際上益顯孤立,香港也浮現恐慌氣氛,因此需要藉行情維繫陸股與港股的人氣及資金,以轉移注意力淡化負面效應。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6月18日在上海「陸家嘴論壇」上提出,中國仍面臨經濟成長趨緩的較大壓力,「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近來引發熱議。
因此有中國投資人認為,要以「內循環」為主的經濟發展,是否意味著要走回「鎖國經濟」?在此情況下,人為地創造股市多頭行情,也許可以讓民間對未來的日子「有盼頭」。
但另有投資人認為,正常的股市走勢仍然不應偏離基本面。在中國經濟前景不明,製造業、服務業仍面臨疫情陰影及外銷乏力下,如何能藉由有限的基本面支撐高股價。一旦民眾爭相追高,不免又會成為下一波被「割韭菜」的對象。
然而,中共官媒新華社旗下的中國證券報隨後發表評論員文章說,推動陸股健康繁榮,需要市場各方「常懷尊重市場、管理風險的敬畏之心」,更要秉持「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的專業精神」,似有降溫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