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李克強五日在全國人大會議指出,中國今年GDP成長目標為六.五%至七%,財政赤字提高至GDP的三%,貨幣供給量(M2)增幅提高至十三%。上述目標凸顯中國擬採積極財政及貨幣刺激,繼續把「穩增長」列為優先,延緩處理債務激增、資金外流等問題。
這是中國自一九九五年、廿一年以來首次設GDP成長「區間」,而非單一數字;且今年GDP成長低於去年七%官方目標(實際為六.九%),為廿五年來最低。另外,中國也設定「十三五」規劃期間(二○一六至二○年)的年均GDP成長至少六.五%,低於「十二五」期間(二○一一至一五年)的七%。
李克強坦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面臨經濟成長率更低、全球需求疲弱、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等挑戰;中國政府承諾繼續朝消費和服務導向的經濟轉型,透過投資促進成長,今年擬投資鐵、公路建設分別達八千億、一.六五兆人民幣。
瑞穗證券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外界擔憂中國面臨推行刺激措施及削減多餘產能的兩難困境,北京決策官員的重心已轉向經濟成長。香港獨立中國分析師柯里爾(Andrew Collier)表示,中國政府貨幣刺激、更高赤字及重整國有企業的方案看似合理,問題是背後存在大量銀行壞債,且債務泡沫正在破裂。
彭博統計,中國總債務已約GDP的二四七%,較二○○八年的一六四%大幅攀升。國際信評機構穆迪一週來接連下砍中國主權評等展望及卅八家國企、廿五家金融機構的評等展望至「負向」,反映相關擔憂。
中國今年預算赤字目標增為二.一八兆人民幣、占GDP三%,高於去年的二.三%;廣義貨幣供應量增幅目標設定在十三%,高於去年目標十二%。
北京民生證券報告指出,中國財政赤字占比雖提高○.七個百分點,去年實際赤字比率高達三.五%,今年即使再超額執行,財政空間也很有限。中國執行貨幣寬鬆,去年底M2實際成長已達十三.三%。
此外,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未依往年設定貿易成長目標。分析師認為,中國去年貿易未達標,全球成長前景不確定性高,可能沒有信心再設定目標。中國去年出口年減二.八%、進口年減十四.二%,貿易成長未達官方目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