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陳姓男子與6名友人到「東北野生大魚坊」,品嘗招牌菜野生大馬哈魚,一斤標價人民幣108元,整尾魚大概10斤重,隔天他早上起來就發現肚子不太對,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忍不住放了個屁,結果褲子上、床上都是橘紅色的油,整個晚上就「漏油」3次。
據《杭州日報》報導,不久前永嘉縣江北街道新開了一家「東北野生大魚坊」,招牌菜便是野生大馬哈魚,陳男1日與6名友人前往品嘗,沒想到害他隔天整晚「漏油」3次,每次都要去洗澡,連上班都不能安心。事後他上網發現,大陸曾有過不良商家用廉價油魚冒充大馬哈魚、鱈魚銷售的案例,所以懷疑自己吃的就是不少國家用來當作工業潤滑劑的油魚。
陳先生說,「吃起來和鱈魚有點像,味道還可以的,就是有點油油的,但我們都沒吃過大馬哈魚,以為本來就這樣。」那幾天他並沒有吃過其他特別的東西,懷疑是吃了大馬哈魚壞了肚子,所以就問了其他人,也都說有肚子發脹等不適感,只是沒他反應大。
這家「東北野生大魚坊」位於永嘉縣江北街道烏山路,今年7月剛在工商部門註冊,10月25日開業。張老闆堅稱,這是貨真價實的大馬哈魚,從東北進貨的,東北人叫「花馬哈魚」,只生長在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烏蘇里江一帶。
張老闆還描述了「花馬哈魚」的特徵,輕的3、40斤一條,重的上百斤,「順著摸魚身不紮手,倒著摸魚鱗刺刺的。」他說,「東北沒油魚,我們也沒見過。顧客拉肚子是因為魚肉吃得太多,沒怎麼吃蔬菜。」
執法人員想查看進貨單,張老闆也說沒有,「我們東北野生大魚坊是全國連鎖的,統一供貨。我的剛開業,所以沒給我進貨單。」但奇怪的是,酒店冰櫃裡的其他魚都是整條的,唯獨「花馬哈魚」被去掉了能夠顯示特徵的魚頭、魚尾甚至魚鰭,只剩魚身,已經難以辨別原來的模樣。
老闆解釋,大馬哈魚在捕撈的時候拼命掙扎,把魚頭都撞爛了,因此市面上賣的大馬哈魚都去掉了魚頭。甌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葉副所長3日表示,將調查供貨渠道,從源頭進行把控,並聯繫專家對該酒店銷售的魚肉進行鑑定。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油魚是個很陌生的名字,吃了它為什麼會屁股「漏油」呢?油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經過資料比對,發現東北野生大魚坊出售的「大馬哈魚」和棘鱗蛇鯖幾乎一模一樣。
棘鱗蛇鯖活躍於100至800公尺的深層海域,體長80至200公分之間,最重紀錄是63.5公斤。公開資料顯示,油魚屬深海魚,油魚的重量中,有40%以上的蠟酯,由於蠟酯熔點高達1000℃,人體無法分解及吸收,腸道受刺激後會出現肚瀉現象,排出橙黃色的油酯。歐美多個國家將油魚列入禁止食用名單,只作為工業潤滑劑使用。日本對油魚的態度最嚴格,將其列為「有毒魚」。但大陸一些不法商人為了高額利潤,用油魚來冒充鱈魚和大馬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