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結束備受矚目的歐習會,雖在緩和兩國緊繃的關係方面略有進展,一般認為成果有限,未來美中關係走向如何,各方專家看法不一。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由於歐巴馬將於2017年初卸任,執掌大權時間有限,這有可能是最後一次歐習會,而鑑於美國未來的政府可能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有些專家預期北京目前會強調合作。
清華大學教授孫哲表示:「中美所達成協議的清單凸顯一個更重要的訊息,就是兩國願意透過談判解決和管理歧見。」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表示,外界普遍認為下任美國總統會對中國態度比較硬,這使得北京政府轉移了重心。她說:「和我談過的每個中國人都說,他們深信在歐巴馬政府剩餘任期內,(中國)會強調合作。」
不過,有些美國專家抱質疑態度。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沙特(Robert Sutter)表示,外界越來越認為習近平「在玩兩面手法,奸詐而不值得信任」。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國總編輯凱瑞(Carrie Gracie)則在題為「注定對抗?中國崛起令美國不安」的評論中指出,美中關係既有廣度也有深度,不但有緊密合作也有激烈競爭。雙方領導人都明白合作與競爭失衡可能導致的危險。
她表示,毋庸置疑的是,在雙方一團和氣的表面下,難以迴避的現實是中國與日俱增的國力。歐巴馬雖然最終從中國方面獲得網路安全和智慧識財產權保護方面的合作妥協,但是雙方在南海等棘手問題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總而言之,歐巴馬當局迄今為止雖堅持對外表示,這次國是訪問和高峰會對改善雙方關係大有好處。然而,這次兩國最高領導人三年內第三次會面,並不一定真的滿足了美國方面的願望; 歐巴馬總統希望與習近平建立更加密切個人關係的努力成效如何也不清楚。
凱瑞指出,比起習近平的前任來說,他的外交政策似乎更加自信,有章有法。不論是在南海問題上還是所謂「一帶一路」戰略,習近平在外交方面的強硬似乎大大出乎美國政府的預料。
她說,令旁觀者不得不得出的一個結論就是,習近平通過精心謀略得出的判斷是,美國深深受困於中東和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完全沒有能力真的動用「肌肉」來遏制中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