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提議由美國接管加薩走廊,並將其打造為「中東蔚藍海岸」,旋即引發國際譁然。此舉看似突兀,實則延續其政府重返白宮後,從「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轉向「美國更多」(America More)的政策脈絡,以測試國際社會對領土擴張的接受度,並為後續中東談判預做戰略部署。 路透指出,川普第二任期伊始,即展現與競選承諾迥異的擴張傾向,此政策轉
【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提議由美國接管加薩走廊,並將其打造為「中東蔚藍海岸」,旋即引發國際譁然。此舉看似突兀,實則延續其政府重返白宮後,從「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轉向「美國更多」(America More)的政策脈絡,以測試國際社會對領土擴張的接受度,並為後續中東談判預做戰略部署。
路透指出,川普第二任期伊始,即展現與競選承諾迥異的擴張傾向,此政策轉變可見於近期一連串領土主張。除加薩提議外,其團隊亦頻繁釋放擴張訊號,包括重提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爭議、購買格陵蘭,甚至聲稱「加拿大可能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儘管多數分析家視上述主張為談判籌碼,其擴張主義傾向已對美國與傳統盟友關係構成衝擊。
川普的「加薩構想」不僅延續其擴張主義政策,更體現地緣戰略與商業利益結合。川普在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聯合記者會上,以慣用房地產開發語彙,描繪加薩走廊願景,顯見川普政府視加薩為可開發商業資產,而非人道危機。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東計畫負責人阿特曼警告,接管加薩主張,形同否定國際社會力推「兩國方案」,恐使以巴和平進程全面倒退。
「加薩構想」不僅涉及複雜地緣政治,更觸及人道危機與法律紅線。聯合國資料顯示,加薩走廊逾七成人口為巴勒斯坦難民後裔,長期飽受戰火與人道危機。「人權觀察組織」批評,強制遷移明顯違背「日內瓦第四公約」第四十九條,禁止佔領區人口轉移的規定,構成「戰爭罪」。此外,川普對是否動用美軍介入語帶保留,為此爭議計畫增添諸多不確定性。
民調顯示,擴張政策缺乏美國民意支持。路透/益普索最新民調指出,不到三成美國民眾支持收回巴拿馬運河,贊成購買格陵蘭者更僅約一成六。即使是共和黨支持者,也只有一成五認同以軍事手段取得領土,凸顯川普政府路線與基層民意存在落差,民主黨已表態將就「擴張主義違憲疑慮」啟動國會聽證,當前川普的中東政策或將成為國內政治新戰場。
另一方面,川普與納坦雅胡會面前,也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恢復首度執政時對伊朗實施的「極限施壓」政策,要求完全停止伊朗的石油出口,使伊朗無法取得核武器。川普還說,他已下達指令,伊朗要是暗殺他,就會被摧毀…「啥也不剩」。不過,川普五日又暗示他不想實施這些制裁,並希望與伊朗達成「可以驗證的和平協議」,前提是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川普還駁斥有關美國正與以色列合作「將伊朗炸成碎片」的報導,指其「太誇大了」。